風機變極調速主回路選用分析
1 通過“功率比”確定主接線
1.1 主接線
交流異步電動機設計制造時可通過對三相定子繞組的不同布放處理、巧妙地設置繞組的引出線端頭數量等方法來實現不同的同步轉速,進而實現“變極調速”的目的。繞組接法有多種,如用于雙速的△/YY、Y/YY、Y/Y接法,用于多速的Y/△/YY、△/Y/YY、△/△/YY/YY、Y/Y/YY接法等。
1.2 機座號與轉速及功率的對應關系
對電動機的主要技術條件,機械行業內有明確的標準可利用,如《YD系列(IP44)變極多速三相異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80~280)》JB/T 7127-2010、《YDT系列(IP44)變極多速三相異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80~315)》JB/T 8681-2013。
表1為筆者整理的常用接法下的機座號與轉速及功率的對應關系。設計人員可以根據此表中的功率值查出接線方法,如:功率比為2.7/12的電動機,主回路為Y/YY接線;功率比為6.5/13的電動機,主回路為Y/Y接線。

3常用變極調速的主接線及特點分析
對常用的接線方式進行有針對性分析,△/YY、Y/YY接線較為常用,且二者主回路相同,容易混淆,故本文主要對這兩種接法進行技術分析,對Y/Y接線進行簡要說明。為了便于比較,△/YY、Y/YY接線均以4/2極數比進行模擬分析。
3.1 △/YY接線

圖4 △/YY接線主回路

圖5 △/YY繞組端子接線圖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對于倍極比變極,為了使變極后電動機的轉向不變,在繞組改接時,應把接到電動機端頭電源的次序進行相應改變,圖5中端子接線圖即體現了此要求。其深層原因是電角度導致的:θae=(poles/2) θa,即電角度與極數成正比,以4/2極數比為例,若L1相的電角度為0,則2極時L2相、L3相的電角度分為120°、240°,4極時L2相、L3相的電角度分為240°、480°(等效于120°),因而導致磁動勢的旋轉方向與2極時相反,若電動機端頭電源的次序不變會導致兩種接線下的轉向不同。△/YY接線的繞組接線關系見圖6所示。

圖6 △/YY繞組接線關系圖
下面對比△接線、YY接線時的轉矩與功率。機械轉矩與磁極數成正比,與繞組上的電壓的平方成正比。磁動勢是由各段繞組建立的磁動勢疊加而來的,因而分析一段繞組上的電壓即可得到預期的結果:根據公式(8)-(9)可得式(10),進而可得式(11)。

式中,下標“c”指圖中的一段繞組。
將式(11)與表1中相應數據對比,可證明上述分析與推導的正確性。需要說明的是,表1中所列功率為輸出功率,與機械功率之間差附加損耗及機械損耗,因而與式(11)為近似比例關系。
3.2 Y/YY接線
Y/YY接線的主回路與△/YY接線相同,見圖4所示。對于倍極比變極,在繞組改接時,也應把接到電動機端頭電源的次序進行相應改變。Y/YY接線的繞組接線關系見圖7所示。

圖7 Y/YY繞組接線關系圖
類似于△/YY接線的分析方法,可分析出Y/YY接線的轉矩與功率關系,見式(12)~(15)。

同樣,將式(15)與表1中相應數據對比,可證明上述分析與推導的正確性。
3.3 Y/Y接線
Y/Y接線為2套獨立繞組,繞組布放方法不同,磁極數不同;繞組自身的參數(電阻)不同,也會對轉矩產生影響。由表1中可見,工程實踐中,Y/Y一般被設計為功率比1/3(轉速比1000/1500)、功率比1/2(轉速比750/1000)。Y/Y接線的主回路見圖8所示。

圖8 Y/Y接線主回路4接線方式與風機負載間的匹配性分析
由前述分析可知,△/YY、Y/YY具有相同的主回路,但兩種接線下具有不同的機械特性,圖9~10分別給出了簡要的特性曲線,同時給出了示意性的風機負載曲線。

圖9 △/YY接線T(n)曲線及負載TL(n)曲線

圖9 Y/YY接線T(n)曲線及負載TL(n)曲線
采用△/YY接線用于風機的變極調速,需按高速運行工況設計選擇風機,使機械轉矩大于負載轉矩(圖9中實線)。但在低速狀態下平衡點可見,電機性能嚴重浪費。而Y/YY接線與風機負載具有很好的匹配性。 5結束語
同為變極調速,但不同接線、不同的極數比均會導致不同的轉矩比和功率比。綜合對比表見表2。
△/YY接線不適合于風機類負載,更適合于恒功率負載;Y/YY接線、Y/Y接線均適合于風機類負載的變極調速。
以上為本人結合電機學基礎知識進行的技術分析,希望能為電氣工程師、風機制造商提供一定的技術指引,為圖集編制提供一定的技術參考。若有不當之處也歡迎同行們指正。
作者簡介 尤士剛,華通設計顧問工程有限公司電氣總工程師,注冊電氣工程師。
本文引用格式:[1]尤士剛.風機變極調速主回路選用分析[J].智能建筑電氣技術,2022,16(01):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