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聯合業界伙伴首次發布了城市感知體系的最新解決方案—— ” 城市融合感知解決方案 “。結合 OpenHarmony 打造萬物互聯的城市全場景操作系統,同時運用華為光感知、視頻 AI 分析及光纖傳感等核心技術,感知海量數據,構建 ” 可看,可算,可控 ” 城市融合感知平臺,支撐城市燃氣監測、數字綜合管廊、城市網聯等應用場景,主動式保障城市安全,提升城市高效治理能力。
城市感知體系是智慧城市的“神經末梢”,是智慧城市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的有機組成。通過城市全域的泛感知建設,實現動態的感知、精準的控制。隨時隨地感知城市運行動態,研判城市運行的趨勢和規律,提前發現城市潛在運行風險,精準發出預警信息,為科學決策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保障。萬物互聯是城市感知體系建設的前提和基礎。全場景的智慧化將喚醒和千億聯接的升級,伴隨著感知、聯接能力全面提升,人與物將在數據構筑的智能城市環境中進行交互,以感知塑造智能、智能提升認知、認知銳化感知,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條塊深度融合,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院長陳湘生在演講中指出,以 “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 實現城市治理方式智能化、模式協同化、內容預防化、決策精細化,探索 “類人化” 的數字化發展架構支撐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建設?!栋灼贩治隽顺鞘懈兄w系發展背景及目標愿景,構建了城市感知體系總體架構,梳理了十大關鍵技術、十大典型應用場景,并給出了城市感知體系建設保障相關建議。
《白皮書》也提出了城市感知體系的建設目標:要以城市感知體系建設為基礎,使能城市萬物智能互聯、業務智慧聯動;要通過布設覆蓋城市范圍的多種類型傳感器,建立全域全時段的城市感知體系,對城市運行狀態進行多維度、多層次精準監測,全面獲取影像、視頻、各類運行監測指標等海量城市數據,實現對城市環境、設備設施運行、人員流動、交通運輸、事件進展等的全方位感知,實時獲取城市全域全量運行數據,為城市數字化轉型提供數據基礎。城市運行時刻處于發展變化中,必須時刻掌握物理城市的全局發展與精細變化,讓城市可感知、能執行,實現孿生環境下的數字城市與物理城市同步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