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基建又開新“腦洞”。繼交通燈、視頻監控、5G基站、LED指示屏等設施之后,錫城智慧路燈又搭載上了一項新功能——高壓微霧抑塵系統。本月起,市民時常可在上馬墩路看到這樣“神奇”的一幕:細密的水霧從道路兩旁十余座路燈桿高處噴涌而出,在城市半空中形成一片片“霧森”。這里正是全市首批上線的智慧多功能燈桿噴霧系統所在地。
近期,錫山區重點建設項目管理中心在上馬墩路(柏莊路—華夏路)設置了一批搭載噴霧系統的多桿合一智慧路燈。自動噴霧裝置的噴頭隱藏于路燈橫臂,遠遠看去與燈桿渾然一體,涌出的白色水霧則猶如“霧的森林”。燈桿“霧森”系統與該路段戶外環境監測裝置聯動,可遠程自動控制噴霧系統的運行,有效降低周邊環境中PM2.5、PM10濃度,抑制臭氧生成,從而改善空氣質量,同時調節周圍溫度,為行人和車輛帶來舒適的道路出行環境。
利用路燈桿打造城市“霧森”,這個“腦洞大開”的設計源自無錫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入選全市職工“五小”活動之“小設計”的一個典型案例。據設計師介紹,這些路燈附近裝有一臺智能主機,設置了多個管道與路燈樁相連,在主機的作用下將加壓過的水通過高壓管道傳送至專用噴頭。高壓作用會使微小水滴分裂為表層帶負電、內層帶正電的微粒,帶負電的水滴表層與空氣中的原子或分子結合就產生了負離子,在局部區域形成微米級水滴顆粒,能有效吸附環境中的浮塵、顆粒物,具有良好的降塵、凈化空氣的效果。
“霧森”路燈不僅可用于城市抑塵,還可用于降溫甚至殺菌。在高溫天氣,燈桿噴灑的霧氣可吸收空氣中的熱量,降低路面溫度,給人們帶來絲絲清涼。風干物燥、楊柳毛絮紛飛的時節,開啟高壓微霧系統,也能對飄揚的柳絮發揮抑制作用。據介紹,路燈自動噴霧系統采用的水源為自來水,經過濾后進入噴淋系統,噴出的水霧粒子安全潔凈,不用擔心弄臟過往行人的衣服。同時,燈桿采用四層防水設計,燈桿內取消了路燈電路接線板,水電線路分開,消除安全隱患。
近幾年,行駛在錫城道路上除塵降溫、養護綠化的霧炮車已是市民眼中熟悉的風景。與霧炮車、灑水車等抑塵設備相比,路燈“霧森”系統更加節能省水,既可以手動設置水霧噴灑的時間間隔,又可以通過實時感知溫度、濕度和PM2.5濃度變化,自動智能化控制系統運行。隨著無錫智慧城市建設不斷推進,未來市民將在路上見到更多突破想象的多功能路燈,點亮城市“智慧之光”。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