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隨著寒流的不斷來襲,全國各地公共場所、居民家庭的保暖電器設備紛紛開啟,以保證居民的正常生活需求。可是,供暖設備持續不斷地運作,也會給電網帶來壓力。為此,河南、江蘇、安徽三省及其省內各市和湖南省株洲市紛紛發布節能節電政策,號召轄區內全社會節約用電。
今年盛夏之際,全國多地就發布節電倡議。雖然今冬發布節電政策的省份、城市有所偏少,但照明節能卻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一、規范社會面照明用能
從照明用電模式上看,四省市冬季節電政策均提出,機關單位要嚴格控制辦公樓裝飾景觀照明,合理使用照明燈具,盡量減少照明時間和照明燈具使用數量;工業企業要規范使用照明設備設施;公共場所也要減少使用或停用非必要照明燈具。其中,河南省、株洲市要求公共機構要合理利用自然采光來代替不必要的室內照明,堅決杜絕“無人燈”、“白晝燈”、“長明燈”。
在城市公共空間里,江蘇省要求加強地鐵站、高鐵站、汽車站、機場等交通場站合理優化照明開啟數量,并嚴格控制超高能耗、超大規模、過度亮化、造成光污染的媒體墻、燈光秀等景觀照明項目建設運行。河南省更是對“燈光秀”類景觀照明用電執行工商業用電價格政策,合理減壓城市景觀照明運行時間和規模。
由此可見,四省市在照明節電行動上還是倡議和要求從個人到集體要從意識上做起,盡量把節省下來的不必要照明能源用于居民冬季保暖上,惠及民生的同時,兌現國家在國際上的減碳承諾,早日達成“碳中和、碳達峰”目標。
二、落實照明能耗智慧化管理
在照明能耗管理上,江蘇省提出,要優化完善全省公共機構節能管理平臺和建筑能耗監測平臺,擴大監測終端安裝應用范圍,分級分類采集公共機構用電消費數據,將重要區域以及在重要單體建(構)筑物設置的景觀照明和路燈照明分級納入集中管理,要加強城市景觀照明管理,規范照明節約用電行為,嚴格控制景觀照明項目范圍、亮度和能耗密度,積極采用高效的光源和照明燈具。建立和完善分區、分時、分級的照明節能控制策略,采用平時、一般節假日、重大節假日或慶典活動的分級亮化模式,合理控制運行時間和規模,嚴禁運行單純展示城市形象的“燈光秀”。以降低景觀與市政照明總體用電負荷。
江蘇省城市照明能耗管理行動相關要點的出臺,意味著線上管理平臺逐漸成為國內城市照明節能的“大腦中樞”。該省的蘇州太倉市就已經將主城區范圍內的照明設施基本納入了該市的照明數字化控制中心,通過照明三遙控制設備,實現照明設施遙測、遙信、遙控,實時把握設備狀態,實現路燈管控集中化、運維信息化、照明智慧化,結合“平臺巡查+現場巡查”,不僅有效減少照明設施修復時間,更對照明能耗實現科學管理,提升了當地照明品質。
在全國城市照明能耗智慧化管理行動的推動下,更多開發線上管理系統以及踏足智慧城市的照明企業將從中獲得廣闊的市場機遇,從而帶動自身變革發展的步伐。